找到相关内容43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佛说善生经》看佛教的家庭伦理观

    在经中又详细分析了赌博给人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,包括道德上的过失: 第一,凡赌博者必有输赢。赢者虽喜,但输者必生怨恨之心。或怨自己运气不好,或怨对方赢了自己钱财,这样往往会因此而引起争吵斗殴,而招至无穷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044945.html
  • 问题答问篇(2)

    升华,要互相尊重与包容,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美好。   佛教对婚外情的看法?夫妻任何一方有外遇,可能是家庭中出了问题,有了毛病,此时争吵、仇恨都无济于事。唯有彼此基于真爱,以坦承的、包容的心加以沟通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504497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

    勒柯克则认为将这些新疆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搬回德国, 始为上策,为此这两位学者频频争吵。 ( 注 8) 因此,在中亚考察中,勒柯克掠取的新疆文物数目远远超出格林威德携回德国的文物。   和斯坦因一样, ...

    李玉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0445156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1)

    古道”,这是觉者之道,是公正、慈爱和理解之道。经常依教奉行的人,有四无量心支配他的行动。  佛陀从来不赞成争吵和仇恨。有一次,他对弟子们说:  诸比丘,我与世间无争,是世间与我争。正法倡导者,不与世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146072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3)

    快乐是无常、苦、虚妄、不真实。[xvii]此种愚人之废话乃妄想所造……在此,此等邪恶不健康之观念导致贪婪、恶意与争吵。[xviii]  但是对追求快乐的人来说,对实利主义者,这好像在道义上是一种枯燥...起破坏作用。家庭之间的许多争吵和打架的麻烦,国家之间的战争,难道它不负责任吗?如果人能驯服自己的舌头,难道世界不是更美好生活的地方吗?  语言不应由毒害心灵──贪、嗔、痴、骄、自私等等所支配。多言肯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146074.html
  • 创巴仁波切著:自由的迷思(1)

    成为一个具有智慧、灵性、知识与极度科技发展的美妙仙境,在那里有丰富的食物、优雅的住所、亲切的同伴;我们应该变得有格调、富足又快乐,没有争吵、战争或贫穷,有高明的饱学之士,他们知道所有问题的解答——从...

    创巴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946508.html
  • 智敏上师书信初集(1)

    犯杀戒。但自己食肉,毕竟慈悲心还差一点,家人要吃,只能慢慢教化,不能勉强,乃至争吵也。  书信三二  来信收到,知你参加了《俱舍》学习小组,有居士理论欢喜钻,但实践上都远远跟不上,世间一套完全放不下,...

    智敏上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246536.html
  • 浮世百态警醒篇(2)

    今日之提示,在现今社会情况而言甚为严重,不可忽视,如同夫妻不知修心,为了些许不合意见争吵,甚者离婚。甚多因不能修心,兄弟亲友因而不能和睦相处,所有层面者亦甚多不能知修,导致恩怨四起,不能协调,这都是心...平静,必无乱行之来。徒儿亦常见世人甚多脾气坏者,动不动就藉机争吵,造成恶劣之事态,实值检讨。  仙翁曰:对的,脾气不好,也会造成心神不定,故当然亦会造次败行。仙佛甚多禅机,其间频谈心修之要,如能明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346681.html
  • 1995年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综述

    是非常重要的。由于菩提达磨禅师面壁于此,促使了中国禅宗的产生,少林寺因此被佛教徒看作禅宗的祖庭。这种"祖庭意识"自建立后,就没有动摇过,历史上禅宗曾经产生过许多派别,各派之间发生过这样那样的争吵,但对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246932.html
  • 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

    上述十二人之类。这四个字恰好抄写在“问大乘安心,入道之法……”一行之上,说明这个“入道之法”是稠禅师安心法的大意。第二,禅宗南北之分,到第八世纪才争吵得很激烈,势同水火。因此,在讨论早期禅法时,不宜用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247539.html